深夜刷手机的王先生,被一则视频牢牢“钉”在了屏幕前:“年化8.5% ,月入7000+轻轻松松! ”视频里博主激情洋溢,描绘着一种“新存款”的神话 。
最近,社交平台上 ,“新存款”“高收益保单 ”视频或图文屡见不鲜。它们时而被包装成“新型存单”,时而又强调保险属性,但核心话术惊人一致:高收益、低门槛 、银行/大保司背书。评论区里,心动者、咨询者、求购者比比皆是 。高收益的诱惑力可见一斑。
什么样的“神奇产品”能被打上“新存款”“保险 ”的标签?普通人能买吗?有啥风险?保通社深入调查
销售力推:宣称年化收益率超10%
“预期年化12% ,额度稀缺 、收益高,大保司的融资保单又来了”
“融资保单,只首付20% ,第6年单利12%。”
“22万元撬动100万元资产,用银行的钱给自己打工的金融魔法 ”
在社交平台上,此类视频与图文并不罕见。超10%的年化收益率点燃了大众的好奇心 ,在这些内容的评论区,不少人留言,有的咨询该金融产品投资途径 ,也有的询问高收益产品是否有风险 。
这究竟是一款什么产品?
保通社梳理分析后发现,所谓的大保司、银行背书且能实现高收益的融资保单,也叫保费融资 ,就是投保人在投保的时候仅交一部分的保费,然后将保单作为抵押物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用贷款的钱支付剩下的保费。
简单来说,就是投保人向银行借钱买保险 ,然后用保险的收益去偿还银行的贷款。
保费融资的操作中涉及三个主要参与者,即投保人、银行和保险公司 。投保人在签署保单后自行支付小部分保费,然后拿着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单利益去银行申请贷款 ,银行会根据投保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银行会将投保人申请的保费直接转给保险公司 ,而保单则会被抵押给银行。
投保人做保费融资的目的往往是通过杠杆放大产品收益。根据市场上的利率来看,保险公司承诺的保单收益往往会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通过保费融资 ,投保人就能赚取保单收益和贷款利率的息差 。同时,由于投保人是通过贷款支付一部分保费的,投保人原计划要交的保费就会空出来 ,再次进行投资。此外,当前做保费融资的主要是港险,其保费和收益还跟美元汇率存在一定关系,汇率差也会给投保人的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
以某保险公司的演示案例为例 ,总保费500万港元的保单,采取5年缴,一次性预缴 ,优惠后保费是442.99万港元,投保人自付112.2万港元,剩下的通过银行贷款 ,假设银行年利率在4.025%,贷款手续费1.5%,此时银行贷款一年的利息就是13.31万港元 ,手续费是4.96万港元 。该保单10年后预期退保现金价值是680.57万港元,除去银行的利息和手续费,预期净收益为99.48万港元 ,年化单利达到8.87%。
风险暗藏:收益高度依赖三大变量
虽然上述演示案例为个例,但也能看出保费融资的收益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甚至其宣传资料还特意标注“实际年化收益率6.34%”,社交平台上的10%收益率是从何而来?
“代理人宣传的10%以上收益是未扣除融资成本、汇率波动及费用的理想化测算 ,实际净收益通常为4%~7%且需长期持有。”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保险产品经理苏晓天对保通社表示,保费融资的收益高度依赖三大变量:保单实际分红实现率 、融资利率变动、汇率波动 。
苏晓天提到,历史上 ,当保险公司投资表现不及预期导致分红低于演示,或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推高融资成本,或港币、美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时 ,投资者实际收益可能远低于预期,甚至出现亏损。所以所谓“10%+ ”是特定假设下的理论测算,长期持续保持如此高收益的可能性极低 ,投资者需更多地关注风险。
保通社注意到,保单实际分红实现率 、融资利率变动、汇率波动都是不可控因素。例如,分红实现率往往跟保险机构的投资能力有关 ,选择投资能力更强、有央企背书的保险机构固然可以为保单的分红实现率做一定的背书,但外部投资环境的变化依然会给保险机构的投资收益带来影响 。
而保费融资的贷款合约通常订明利率可随市况而浮动,或是财务机构有权调整贷款利率。若贷款利率上升将加重投保人的成本,降低保费融资的回报 ,甚至可能导致亏损。
“在港元贷款利率低的时候去做保费融资,预期收益就会显得很可观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在接受保通社电话采访时表示。
“香港的保单通常是以美元来交保费的,但是银行的贷款通常是以港币为主 ,这就意味着银行转给保险机构的贷款保费会按照当天的汇率换算成美元,如果港币对美元的汇率跌了,其必然会拉高投保人的投资成本。” 关于汇率 ,徐昱琛如是表示 。
业内建议:警惕对收益率的过度承诺
那么,普通人做保费融资的正确“姿势 ”究竟是什么?
保通社了解到,保费融资并非是新事物 ,其在2015年左右也曾一度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之所以再次翻红,得到保险销售人员的力推跟当前的投资环境有关。
“当前保费融资再度受关注,核心在于利率环境与资产配置需求的变化 。”苏晓天表示 ,与2015年不同,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处于低利率或加息周期尾声,融资成本(如港元/美元贷款利率)相对可控或趋于下行。同时,香港部分储蓄型保险产品“长期保证收益+非保证收益”的潜在回报 ,在内地投资者寻求海外资产配置 、获取相对稳健收益的背景下,显得更具吸引力。销售人员借此强调“低成本杠杆+潜在高回报 ”的组合,是为了契合市场对低风险套利和多元化配置的需求 。
作为普通消费者 ,如果想要做保费融资,该注意哪些事项?苏晓天建议,警惕销售过程中对收益率的过度承诺 ,务必独立验证演示数据的合理性;全面评估自身长期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确保能覆盖贷款本息及潜在追加投入;仔细研读保单条款与贷款协议,重点关注费用结构、提前退保损失、利率调整机制等;避免将保费融资作为短期投机工具 ,同时需充分了解跨境投资在法律 、税务及监管差异上的特殊风险。
“保费融资严格意义上算是一种投资,在投资金额、投资年限上也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持有期限。”徐昱琛表示,保费融资的投资金额一般要在6万美元以上 ,投资期限也要在6年以上。
其实不只是保费融资,在低利率时代,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往往能瞬间拨动投资者的心弦 。那么,购买金融产品究竟应该注意什么?
对此 ,苏晓天建议消费者秉持理性态度,投资时首先要了解金融产品本质,全面认知其收益结构、费用构成及潜在风险 ,避免被片面宣传误导;其次应客观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资金流动性需求,确保投资决策与财务目标相匹配;再者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充分理解保险产品的中长期属性 ,警惕短期套利思维;同时要关注跨境投资的合规性,熟悉两地监管差异及税务影响;最后建议寻求独立第三方专业意见,将香港保险作为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非盲目跟风或过度集中投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现在股票配资什么公司比较好:配资门户网是什么样子-美联储人事地震!理事库格勒提前辞职 特朗普“大改造”的良机来了?
股票开户哪个公司比较好:股票后资金额什么意思-特斯拉入场 谁与争锋?中大型纯电动六座SUV开“卷”
有没有股票交流的论坛:股票在哪个app开户比较好-太刺激了!国泰君安国际大涨近90%后高台跳水 一度跌10%!什么情况?
股票看盘软件排名:炒股玩杠杆什么意思-吴京代言的知名国产汽水 将被美国资本收购85%股权?公司最新回应
炒股票软件排名:天涯股票论坛网-六项指控均未成立!影石创新披露美国337调查进展
股票投资贷款:股票公司排名-上海国资10亿元投向智谱 加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淘倍网-淘倍网官网-全国前三配资平台_免费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王”,002724.SZ)早盘一字跌停,此后股价拉涨,尾盘封涨停板...
近日,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
记者辛圆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3月24日,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这个指数是什么?有哪些优势?投资价值如何?...
记者|赵阳戈年初,证监会就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
2025年3月25日,倍轻松(688793.SH)公告称,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倍松”)拟通过大宗交易...
文/吴治邦3月24日早盘,在2024年年底压哨实施完毕重整计划的*ST花王股价继续跌停。自2025年1月...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刘晓日前发表了对 2025 年市场的展望。刘晓指出,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通道,市场大幅...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较昨日此时缩量超900亿。...
3月24日,AI眼镜概念股开盘拉升,瀛通通讯直线涨停,明月镜片涨超10%,比依股份、博士眼镜、恒玄科技、国光电器等跟涨。...
当地时间3月24日,特斯拉美股涨幅扩大至5%,现报262.055美元/股。...
3月24日,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月24日...
记者辛圆给补贴、建平台,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各地纷纷放出“大招”。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湖...
【隔夜行情】•周五(2025年3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截止收盘,沪指跌1.29%,报收33...